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庆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非常之年必须有非常作为。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0%,达到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6%,达到96.29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3.6%,达到10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完善防贫长效机制。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加强扶贫项目后续管护,强化就业、产业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帮扶措施,确保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县减贫防贫服务中心作用,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完善农村低收入人群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强扶志扶智,激励和引导脱贫群众靠自己努力过上好日子。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重点解决乱占耕地建房和土地抛荒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2.44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3.45亿斤以上。深化农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两茶一药一猪”延伸发展,新建、改造油茶基地4万亩、茶叶基地1万亩、中药材基地3万亩,生猪产能达到80万头。做强做优黄袍山油茶、福人药业、双狮茶业等行业领军企业,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升豆制品、紫苏酱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能力,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00亿元以上。重点推进药姑山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麦市食品产业园、四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北港连片现代产业示范园建设。完善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学编制乡村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坚持示范引领、整村推进、全域覆盖,重点推进1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8个整治村建设。加快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美丽乡村连线成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利用好闲置宅基地和山林、水域等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规范投资建设行为,积极稳妥化解村级债务。探索试点村支部领导的村委会+村民理事会+村级经营主体“三位一体”的新型治理模式。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带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争创“全省美丽乡村综合体示范县”。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加快推进乡镇公墓建设,完成“三沿六区”坟墓整治。积极倡导乡风文明新风尚,整治不良习俗,不断提升基层善治水平。
(二)加快建设产业高地,全力打造产业集群
激活产业集群效应。完善涂附磨具、云母电工、电子信息、中医药健康等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推动形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产业集聚区。涂附磨具产业集群,主攻高耐磨砂带、美容磨具、特种布生产等产业链,重点推进“通城砂布小镇”建设。云母电工产业集群,主攻云母制品、日用家电、新能源汽车等材料加工和电器终端产品,力促平安电工在主板市场上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主攻电子线材和高端智能产业,力促三赢兴电子在主板市场上市,打造中国中部高端电子线材产业基地。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主攻中药材种植加工、中医康养、医疗设备等产业链,在龙头企业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集中发力,努力把福人“金刚藤”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把通城打造成全国中药产业大县。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产业项目谋划储备,建立目标企业库,搭建与行业协会合作平台,编制主导产业招商图,按图索骥开展精准招商。建设“回归创业”示范园,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回归工程招商,争创“全国回归创业示范县”。大力引进领军企业、关联企业、衍生企业,确保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以上,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优化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机制,积极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全民招商氛围。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质量强县和品牌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深化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省林科院、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打造一批产学研创新中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建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金种子”“瞪羚”企业。力争新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星创天地2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13%以上。积极创建全省“创新型县”,加快构建“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上云”全覆盖。
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做强经济开发区,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双龙产业新城和北港、关刀、沙堆等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新增工业用地3000亩以上,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切实保障新上项目用地。落实“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制定出台已出让未建产业用地收回办法,推动一批闲置用地开发建设。实施企业收购兼并,对“僵尸企业”、破产企业实施“腾笼换鸟”,促进“老树发新芽”。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政银企”合作,加强普惠性金融服务,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建立完善通城人才库,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切实加大企业用工保障和人才引进力度。
(三)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融入开放发展格局。紧盯区域跨贸中心发展定位,努力将万雅国际商贸中心打造成湘鄂赣毗邻地区合作的桥头堡。以进口贸易带动进口加工,以进口加工带动进口产业链。加快推进外贸加工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等配套产业。繁荣发展会展经济,举办多种形式的经贸洽谈会、贸易博览会和产品展销会。积极参加上海进博会、广交会等国际级展会。加强省际交流合作,努力将麦市、北港、马港等乡镇打造成边贸名镇。
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加快推进中心商务城建设和商业街区、步行街改造提升,积极推动餐饮、酒店、农家乐提档升级,促进传统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文旅、体育等幸福产业,培育新型消费。完善城区便利店、社区菜市场等便民消费设施,发展“小店经济”。繁荣夜间消费市场,支持万雅国际商贸城网红街、博仁美食街创建试点示范街。引导“地摊经济”“夜间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积极培育新经济。大力发展“旅游+”,引进一批重点文旅企业,打造一批精品文旅项目,推进重大文旅综合体建设。加快锡山城市公园、利和温泉小镇等景区项目建设,支持塘湖镇打造全国自行车运动小镇。积极举办文旅节庆、体育赛事活动,力争接待旅游人数突破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加强与上海静安区文旅交流合作,推进湘鄂赣毗邻县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联盟落地落实。大力发展以“平台经济”“云生活”为主的电商产业,加快推进幕阜山电商产业村、万雅跨境电商城、网红直播基地建设,力争新入驻电商企业20家以上。深度挖掘黄龙山、药姑山等康养和生态避暑资源,大力培育健康养老产业,推动旅游康养一体化发展。
(四)建设生态公园城市,全力推进绿色发展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定不移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推进隽水城区整体提升。全面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3个核心片区、16个小区改造任务。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全力推进通修高速、353国道改线、城市东外环、106国道绕城公路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常岳昌铁路、武咸城铁向南延伸等铁路项目。全面完成隽水大桥、宝塔大道、玉立大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沙上线、潭高线、隽大线等县道升级改造。加快云溪水库除险加固、菖蒲港河(关刀段)治理等工程建设,加快新建鹰咀岩水库后备水源和云阁龙灌区续建配套改造。科学改造城市供排水系统,确保城区污水收集全覆盖,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完成阴山河二期、李家塘明渠等城区易涝地段的改造治理。加快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协调布局城区新能源充电桩网络。加快推进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以省级首批试点乡镇麦市镇为基础,全县一体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支持乡镇开展“两违”、环境卫生和城镇秩序集中整治,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宜居、各具特色的城镇环境。加强中心集镇建设,提档升级商贸流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支持乡镇创新投融资模式。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支持五里镇与隽水城区一体化发展,支持大坪乡城郊村与经济开发区融合发展。
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城市服务管理月度综合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城市管理能力与建设水平双提升。集中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深入治理违规户外广告,严厉打击“摩电”拉客、违规行驶等行为,着力解决群众停车难等烦心事。持续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对城市运行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精准监管。全面加强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城乡燃气等领域管理,提升城市建管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推进“两山”示范县创建,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持续开展全域绿化,新造、抚育林地8.7万亩。完成村庄(屋场)绿化100个,新增省级生态村7个。推进353国道、通大旅游公路、幕阜山旅游公路、五里大道绿化升级。完成工业园区路网绿化和隽水城区绿化提档升级。加强河库堤岸绿化。支持乡镇集镇绿化。推进塘湖石灰厂、龙印建材厂等4个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建立健全地上地下、水陆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加强扬尘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持续压实“河湖长制”,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支持大坪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申报自然资源部试点项目。加快建设城区垃圾中转站和大件破拆场,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确保摘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桂冠。
(五)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进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加快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办好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审批、不动产登记、水电气外线接入并联审批、优化老年人残疾人办事服务、社保卡一站式办理“六件实事”。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深化重点企业服务绿色通道机制,拓展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12345”热线平台等服务功能,对全县政务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开展“好差评”评价,实现政务服务闭环管理。
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社会有序。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确保市场准入公平透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建立健全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机制,规范招投标活动。依法平等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发挥政府表率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出一系列降成本措施,重点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用房成本、用水用电成本、用工成本、融资成本、税费负担等六类经营成本。
打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原则要求,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全覆盖、规范化、高效率的综合执法体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对市场主体无事不扰,最大限度减少执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坚持政银企之间定期沟通,努力让“办事靠法治、不用找关系”成为社会共识。
打造循环畅通的开放环境。以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为依托,推动构建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加强交通一体化建设和临空临港合作,着力推进环幕阜山交通圈建设。大力培育外贸主体,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境外营销机构。引进培育一批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商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对接湖北自贸区、岳阳综合保税区,推动商检、报关等配套服务落地,谋划通城保税仓库建设。
(六)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全力加强社会治理
深入推进平安法治通城建设。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打电信网络诈骗、涉毒涉赌涉黄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公安机关、人民武装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派出所质量提升工程,完成特巡警和5个乡镇派出所建设改造,确保雁塔社区等5个新型社区警务室投入使用。加强公安干警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百名民警进百社区(村)入百户”和“护医护校”行动。加快“一中心五平台”建设,加强“微警务”等集群建设,强化“雪亮工程”拓展应用,提升社会治安智能化水平。整合基层执法力量,建好用好“一村一辅警”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积极创建社会治理通城品牌。推广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完成隽水城区群众自治与网格化管理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新增建设试点10个以上。探索城乡结合部、产业园区、住宅小区治理新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通城样板”。全面推行“双报到”制度,推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引导社会组织、社工和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优化社区网格管理机制,提升网格信息的采集率和处置率。加强调解员、仲裁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信访矛盾社会共治机制试点工作。
加快构建大应急管理新格局。整合优化全县应急管理力量和资源,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综合救援水平和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新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40家以上。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隐患防控和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工作。提升公共检验检测平台服务能力。完善食品药品全链条溯源监管,推进食品安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食药监管工程,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
(七)更大力度保障民生,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守护人民健康。继承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坚持平战结合,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全面落实“人物地”同防要求。不断强化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成县疾控中心、县医院传染病大楼等10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各医疗机构融合发展,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加强医疗技术骨干、全科医生等重点人才培养,新增省市临床重点专科3个以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优先保障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贫困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落实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认真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吸纳就业补贴、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重视发展教育。完成大坪小学等16所公办学校建设,启动阔田小学等10所村小整体提升工程,新增学位7000个。新增公办幼儿园2所,确保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在82%以上。理顺隽水寄宿中学和隽水寄宿小学办学体制,扩大公办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划片招生,推动学前教育更加优质普惠、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推进普通高中普及攻坚计划,新建县一中学生宿舍楼,加快实施县二中改扩建工程。完成县职业高中教学楼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咸宁职院通城校区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引进更多优质资源来隽办学。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体育公园、银山文化艺术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支持乡镇打造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探索“百姓点单、政府上菜”文体服务新模式。加快建设文化强县,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支持北港镇、大坪乡创建全国“楹联”镇和“诗词书画之乡”。提档升级福利机构12所,启动隽水镇敬老院项目建设,鼓励创办社区养老中心。建立高龄老人动态管理机制。完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救助站建设。对县乡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部分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提质改造,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
(八)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
全心全意为人民。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政府必须坚守的信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努力让政府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把更多财力用于惠民生、促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依法行政提效能。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真正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用心用力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
真抓实干谋发展。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作为谋发展、搞建设、上项目、办事情的衡量标准,切实做到符合实际的就大干快干、干实干好,违背实际的就坚决纠正。牢记发展第一要务,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做起,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一级为一级担当,一级带一级作为。认真贯彻《政府督查工作条例》,大力加强督查督办,真正做到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践行“深实严细久”工作标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抓落实上。
清正廉洁葆本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和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狠抓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对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监管,严厉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积极开展廉洁宣传教育,营造崇廉尚廉社会氛围,让遵规守纪成为全体公职人员的自觉遵循。
(摘自2021年通城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