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问题积弊甚深,有历史文化的原因,也有传统习俗等因素影响。其背后反映的“重形式轻实效、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问题,不只是给基层干部带来无法承受之重,更是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落地。很多基层干部兢兢业业,然而上午开会听指导,下午陪同应检查,夜里填表为上报,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去干实事?最终,要做的事业,为老百姓的服务没精力没时间完成,但为了考核,弄虚作假,主观伪造出完成的表格来。政策看似落地,实际上仍然停留在纸面上,问题依旧没解决。
《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印发后,基层干部最直观感受就是上面下的文件变少了,参加的会议变少了,需要回复的微信群变少了,上面的督查、检查频率变低了。据最新一期焦点访谈栏目(2020年1月14日)关于基层减负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省区市文件同比压缩39%,省市区会议同比压缩37%。具体到我乡,在压缩会议时间、简化会议形式上作出了明文规定“要做到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
基层减负使基层干部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走街串户接触群众,听群众所言,想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我乡党委副书记张天明在基层减负后,每天花大量时间下村走访,从小学生家访到龙潭水库工地人员走访,从跟老百姓拉家常到至老百姓家中解决诉求。而这在基层减负之前是很难想象的,过多的文山会海,很多的检查、督查、考核工作让人疲于应付,哪里有精力和时间来做这些实实在在地事情呢?
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更好地办实事。是不是真的减负,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减负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有老问题,也会出现新问题,更要的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建立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让干事者越来越多,老百姓才会更加满意。
通城县四庄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