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地方部门平台链接   >   部门信息公开平台   >   县民政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益事业建设   >   乡村振兴
网格化管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陈塅村典型案例

日期:2023-08-04 17:28 字号: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陈塅村尧家林古文化遗址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年来,陈塅村以网格化管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强化党建引领,在挖掘打造尧家林历史文化的同时,传承和发扬本优秀乡土文化,丰富村民精神文化内涵、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之路。

一、基本概况

陈塅村全村版土面积 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50 亩。山林面积2221亩,九个村民小组,702户,总人口 2672 人,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280元。村内尧家林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通城县迄今发现居住人类历史最早的遗址,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历史悠久。

二、主要做法

构建党建引领机制,以文聚力

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网格化中,健全完善“社区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架构体系,村共建立网格(小区)党支为村文化振兴发展汇聚合力。完善公共文化。把原陈塅村废弃粮站改建成村民休闲活动广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全村主干道安装带有“尧家遗址、美丽陈塅”字样红色中国结路灯102盏,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创新网格治理模式,以文惠民。

“多网合一”提效能。建成网格化管理平台,通过数据钻取、大数据挖掘分析、可视化图表等技术,为平台提供图文并茂的可视化展示界面,实时掌握村内运行态势和社会治理工作情况。针对文化爱好、文化诉求、文化建议等建立网上微信群、QQ群等收集整理群,网格员及时采集信息,利用网格化便捷、智能优势,及时帮忙解决针对村民生活急难愁盼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建立网上问题会商机制,定期开展问题会商和反馈,咨询网上专家寻求最佳处理方式,不断为村民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网格化网上服务。

“一网多能”优服务。以网格为单位,及时为居民提供接诉即办、矛盾协调、事项代办等服务,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利用社区综合服务系统,打造“上门”服务品牌,建立了一套发现、受理、派遣、结案、评估五步骤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流程,充分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社情民意熟”的网格优势,积极调动党群力量,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

思想教育培道德。创新探索“乡村讲堂”“民间课堂”等文化“流动微课堂”,多样化举办文明实践活动,基层治理根基不断夯实。

是三务公开责任。公开网格员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每季度会同村监督委员会认真落实村内文化建设村务、财务、党务的监督和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消除村民隔阂和疑虑,网格化聚民心作用越来越明显。

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以文铸魂。

发挥网格化乡村振兴“助推器”作用,以网格化加强村内文化建设村民安居和睦、社会安定有序。

是培育文明乡风。网格对全村范围内祖堂、寺庙、文化活动中心不定期进行检查督办,杜绝一切邪教封建迷信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网格通过宣传栏公式、村湾夜话、麦市公众号视频号等方式宣传“好婆婆”“好媳妇”“好青年”等人物事迹,设立学子榜、卫士榜、能人榜、好人榜,鼓励村民见贤思齐,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整合村“四员”力量,按每天7小时工作制,对全村范围内村组公路、河道进行清扫、清理。网格对环境卫生评比结果进行张榜公示,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办法,对卫生文明家庭的孩子发放“美好环境小卫士”奖状,对卫生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人物发放毛巾、拖把、洗衣粉等适当物质奖励,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了村民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

二是涵育良好家风。以网格化考核评比,举办十佳评选、家庭美德等教育和各类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十佳最美孝星十佳最美婆媳”“十佳美丽村湾”“十佳平安家庭十佳最美志愿者等六十佳评选活动,树立模范典型户,引导村湾村民比作为、争先进。村内打架相骂的声音销声匿迹,打牌赌博的陋习明显改变,茶余饭后唱歌跳舞明显增多,村民和谐共处,关系融洽

三是厚养淳朴民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村民网格员带头示范,以投资投劳的模式建设广聚阁村湾1个,由村湾内村民无偿捐赠土地3.2亩,筹资26万元,筹劳155个,以点带面促进乡村振兴和睦民风明显提升。对全村刑释、社矫、吸毒、精神病等重点人群进行网格登记跟踪管理,在镇综治办和派出所指导下全年共调解邻里和民事纠纷7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没有一起调处不当导致上访或民转刑事件。综治建设覆盖到边。持续完善村、街、屋场三级乡村网格化架构,网格员每天登录移动PDA系统上报网格信息。同时,平台还融合雪亮工程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智能化服务系统,打造信息共享、一网通办的基层治理模式。目前,雪亮工程已覆盖全村4个村民小组,覆盖率已达到100%

健全社会组织体系,以文化人。

一是成立社会组织。构建“网格化社会组织”体系成立陈塅村村湾理事会、陈塅村乡贤联谊会、陈塅村党员和小麦粒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支持家乡建设服务的热潮。村民无偿提供建设用地约2.8亩,建设1800米沿河休闲步道,并自行对步道上种植农作物清理,村里乡贤捐赠16万元。

二是开展订单服务。构建“网格化志愿者”体系通过广泛动员村民和社会力量参与陈塅村村庄建设,探索出群众点单、政府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志愿服务模式。每月定期开展志愿活动,至今已有1000余人次志愿者深入开展志愿活动。

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以文兴业。

组建产业网格、配强服务专班,排定产业项目推进计划,将尧家林屋场整治建设与广聚阁屋场文化建设连片,形成组级自然村湾循环,结合本地古玩收藏独特文化现象,建设古文化一条街对接大平台”“大网络”“大市场,培育文化市场延伸产业链,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全力共商、共治、共建、共享尧家林村湾建设成果,实现村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附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