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地方部门平台链接   >   乡镇信息公开平台   >   北港镇   >   政策   >   政府文件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婚丧喜庆推进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011356029/2025-05872 文       号 : 北政发〔2024〕16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单位: 北港镇人民政府

名       称: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婚丧喜庆推进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21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5年02月21日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婚丧喜庆推进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直各部门:

《关于进一步规范婚丧喜庆推进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已经镇领导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北港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4年12月21日


关于进一步规范婚丧喜庆推进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关于“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要求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实施乡风文明建设工程的重要部署,进一步规范全镇婚丧喜庆,推进移风易俗,形成崇德尚礼、健康节俭、文明和谐的新风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明乡风建设为目标,深入整治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探索建立移风易俗长效机制,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群众自治。规范婚丧喜庆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进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发动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参与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二)坚持疏堵结合、破立并举。“移什么风”“易什么俗”找准问题、抓住重点、对症下药,针对少数地方存在的操办丧葬事宜时间长、规模大、费用高和“无事酒”名目杂、人员多、礼金高等问题,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坚决破除巧立名目、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歪风邪气,培育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人情新风。

(三)坚持教育为主、因地制宜。把治理陋习与转变观念结合起来,加强正面宣传教育,促使群众提升认识、改变行为。尊重地方风俗习惯,不搞“一刀切”“齐步走”,结合实际制定婚丧喜庆倡导性标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四)坚持依法依规、德治教化。做好源头管控,依法依规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标准规范,发挥纪律、法律和村规民约的规制约束作用,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构建德治、自治、法治并举的推进体系。

三、主要内容

(一)倡导婚事新办。反对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额彩礼、媒婆婚介怂恿抬高彩礼金额等行为,倡导不以彩礼、婚礼、房子、车子论姻缘;反对大办认亲、订婚、回门等繁缛礼节和“闹灰爹”“闹新娘”“敲喜烟”等庸俗婚闹,倡导以公益活动、共植夫妻树、文明旅游等文明方式庆祝婚礼;反对利用婚姻敛财、多人多地多头操办等行为,倡导不以礼金衡量关系亲疏,随礼有度适当;反对炫富摆阔、铺张浪费,倡导举办集体婚礼、家庭婚礼、纪念式婚礼。

(二)倡导丧事简办。反对殡期冗长、大操大办、攀比摆阔,倡导缩短时间、减少人数、简化程序;反对占道占地停放遗体、搭设灵棚、大办仪式,倡导集中到殡仪馆或农村礼堂开追悼会、追思会;反对炮竹连天、鼓锣喧天、大撒纸钱等游丧闹丧和法事道场、乐队唱孝、择地立向等抬高丧葬费用行为,倡导简约办丧、节俭办丧、文明办丧;反对建豪华墓、建“活人墓”等封建迷信行为,推行火葬,倡导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等节地生态殡葬;反对在山头、林地、墓地、道路两侧等区域焚烧或摆放不易降解纸钱、祭品,倡导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家庭追思等方式缅怀逝者。

(三)倡导小事不办。反对人情礼金名目繁多、金额过高,一家办酒、全村坐席,长时间、分批次、多地点或者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违规操办,倡导不举办婚丧事宜之外的,以10周岁、乔迁、开业、店庆、祝寿、订婚、升学、参军、谢师、履新或其他任何名义的喜庆宴席活动,确有需要的,以家宴为主,不邀请村邻、同事、同学、好友、战友等参加。倡导在“三朝”“九朝”、满月、周岁等小孩庆生活动上不重复办酒,择一庆祝。

四、重点任务

(一)做到“五个明确”。一是因地制宜明确可以办和不能办的事项清单,张榜公示、广而告之。二是根据城乡经济收入情况的不同,对可办事项明确桌数、人数、天数、礼车数上限,原则上婚礼不超过2天(男方、女方各1天),殡期不超过3天,提倡用亲朋好友自驾车,不使用豪华礼宾车,不统一颜色、统一车型讲排场。三是明确餐饮标准,注意控制宴席菜品费用、档次,原则上城区酒店宴席不超过800元/桌(含烟酒),乡村流水席不超过600元/桌(含烟酒)。四是因事因时逐一明确可办事项随礼上限标准,除亲戚外,其他人员一般礼金、帛金不超过200元/人。五是明确规范民间婚丧喜庆从业人员的管理,乡镇、村(社区)对媒人、道士、礼生、流动厨师、殡葬乐队、职业唱孝人等进行登记造册,加强教育管理。

(二)建立“四项制度”。一是建立完善对辖区内婚丧喜庆事宜事前掌握、事中监管、事后通报的全程监控制度。二是建立婚丧喜庆主办人履行宴请时间、地点、酒席、规模、人数、车辆等内容的事项报告备案制度。三是建立人情歪风列入黑名单、人情新风加入红榜的婚丧喜庆事宜“红黑榜”制度。四是建立将人情新风融入村规民约、文明公约、行业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人情自治制度。

(三)严肃“四条禁令”。一是一律不准涉及黄赌毒、封建迷信、乱占土地等婚丧违法。二是一律不准占道搭棚、婚车堵路、低俗婚闹、鼓锣喧天、炮竹连天、污染环境等婚丧扰民。三是一律不准借机敛财、劳民伤财、变相摊派、劣食伤人等婚丧缺德。四是一律不准在职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参与亲戚之外的人情宴等婚丧禁忌。对于党员干部有其他明确要求的,按具体文件执行。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党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针对本下去婚丧喜庆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机制层面谋划解决办法,持之以恒推进移风易俗。要加强研究部署,明确分管领导,拿出具体举措,抓好组织实施,履行好“前哨”职责,守好第一关。

(二)压实工作责任。要对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党员干部严肃查处,对不履行监管职责,导致直接管辖范围内大办婚丧喜庆事宜行为屡禁不止的,追究负有领导责任人员责任要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婚丧宴席和人情往来,将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对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党员干部进行相应处理要发挥牵头作用,统筹组织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共同组织实施;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要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指导村(社区)进一步健全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以志愿服务形式宣传引导移风易俗要对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的涉黄涉赌涉毒、寻衅滋事、交通违法等行为进行查处打击要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加大移风易俗相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要深化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文明乡风建设要持续推进殡葬和婚俗改革,加强养老、婚姻、殡葬等领域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联合自然资源、林业、综合执法等部门依法治理违规土葬、乱埋乱葬、豪华墓地建设等问题,完善惠民殡葬政策和激励引导措施要加强对婚丧喜庆餐饮、酒店、婚庆、流动厨师、殡葬中介等机构和个人的宣传培训,做好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要发挥群团优势,搭建农村青年婚恋教育、婚恋交友、婚姻服务平台,创作移风易俗相关文艺作品,弘扬孝德文化,涵养家教家风,倡导婚丧喜庆新风尚

(三)注重宣传引导。各村(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利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村湾夜话、屋场会、村村响、村组微信群等载体,通过歌舞、戏曲、快板、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深入宣传陈规陋习的危害和移风易俗的重大意义,提升群众思想认识。要加强舆论引导,通过报纸、网站、电视台和抖音、快手、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普及移风易俗政策措施和典型案例,形成舆论声势,让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成为社会共识。要倡导厚养薄葬,大力推行孝文化,引导群众将敬养父母、缅怀先祖、推恩及人等孝道文化和重殓厚葬、生死轮回、阴阳风水等封建迷信区分开来。

(四)发动群众参与。各村(社区)党组织要通过村民大会、屋场会、圆桌会等形式,组织群众参与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定婚丧喜庆倡导性标准,自觉推进移风易俗;要发挥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带动村(社区)内“两代表一委员”、先进典型、乡村能人等,参与对亲属、朋友的宣传教育,及时劝导劝阻不良婚丧喜庆行为。

(五)强化激励约束。各村(社区)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将婚丧喜庆倡导性标准执行情况,作为文明家庭推荐、村“两委”后备干部推荐、发展党员、选树模范好人、推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违反承诺造成不良影响的个人,取消有关资格。

六、实施步骤

(一)统筹谋划,试点先行(2024年12月-2025年12月)。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各村(社区)开展专题调研,指导各村(社区)结合实际申报试点,起草实施方案。试点村要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试点方案,明确试点任务,制定群众接受的标准和流程,探索务实管用的工作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二)以点带面,深入推进(2026年1月-12月)。梳理总结经验做法,整体推进移风易俗各项工作,因地制宜创新一批接地气、沾土气、聚人气的工作措施,形成一系列本土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制度性安排,让群众在能接受、愿参与、可执行中,扩大人情新风的到达率、认可度、获得感。

(三)总结推广,全面提升(2027年1月-6月)。全面总结移风易俗工作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形成一批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建立常态长效机制,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人情新风成为广泛共识,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推动城乡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

附件:1.试点村名单

2.试点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北港镇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21日

附件1

试点村名单

北港镇:横冲村

附件2

试点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1.成立工作专班。试点村成立由党组织书记任组长,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等相关成员组成工作专班,负责试点工作。

2.制定试点方案。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列出工作任务清单,重点围绕整治大操大办、攀比摆阔、丧葬冗长、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时间节点、工作要求。

3.修订村规民约。通过村民大会、屋场会、圆桌会等形式完善村规民约,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内容。

4.明确事项清单。明确能办的红白事项清单,规定礼金、餐标、桌数、人数、天数、礼车数上限;明确“小事不办”的具体清单。

5.设计报备表格。落实“一表制”,督促婚丧喜庆主办人履行宴请时间、地点、酒席、规模、人数、车辆等事项报告备案。

6.发布文明倡议。印发《“规范婚丧喜庆,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旗帜鲜明反对宴请名目多、丧葬时间长、操办规模大、支出费用高等行为。

7.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利用村湾夜话、星空夜话、屋场会等形式,组织村民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帮助树立正确婚姻观、丧葬观、人情观。

8.带头履约践诺。普发《“规范婚丧喜庆,推进移风易俗”承诺书》,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

9.推广红黑榜单。建立人情歪风列入黑名单、人情新风加入红榜的红黑榜制度。

10.开展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文艺活动、知识科普等,引导村民自觉抵制婚丧喜庆中的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不文明行为。

11.探索积分制度(道德超市)。大力推广文明积分制,加强与周边爱心商超合作,以积分兑换形式激励村民开展文明婚丧,推进移风易俗。


责任编辑:通城_北港镇

附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