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镇“十三五”完成情况和“十四五”发展规划

索引号 : 011356029/2021-37561 文       号 :

信息分类: 规划信息

发文机构: 石南镇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名       称: 石南镇“十三五”完成情况和“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3日

有效性: 有效

    一、“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

    过去五年,是石南镇发展征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委、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石南镇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委的各项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镇容镇貌提质明显,重点工作成效显著,社会治理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大局稳定和谐,广大群众不断获得幸福感。

这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2020年,全镇财政收入854.5万元,增长381.6%;工农业总产值16.79亿元,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增长3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亿元,增长119%。完成招商引资项目39个,到位资金25.06亿元。

这是攻坚克难实现新突破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补短板、强弱项,脱贫攻坚战取得新突破。全1685户5536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个贫困村实现出列。20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设立了“四员一岗”公益性岗位144个,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普查及各级扶贫成效考核工作。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镇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总体要求,大年初一晚上9点完成镇村组三级隔断通城县第一个全面落实隔离措施的乡镇大年初二开展全覆盖、面对面排查,共计排查2.9万人,并3例确诊病例所在村组连夜落实硬隔离措施,同时,率先建立物资代购配送制度妥善解决封闭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实际问题

这是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的五年。在农业方面,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目前在石南形成了以水果、非洲菊、中药材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20余家。仅非洲菊产业,在杨山、虎岩、赛公、石马、左港等地,就有种植基地300余亩,建成大棚120余个,种植品种9个,年产鲜花500万朵年接待赏花游客1.5万余人,年净利润70余万元。工业方面,成功创建省级特色小镇——砂布小镇,小镇征收土地800亩,落户企业4家,协议引进企业2家,并建成了垃圾中转站、变电站、供水管网、集中安置点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

这是民生事业开创新局面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12795元增长到2020年的21226元,增长66%。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及救灾救济、资金1433.63万元。改造农村危房354户,发放危房改造资金472.55万元。改扩建农村公路100余公里,对石花线、石杨线、石柏线3条骨干路网进行提档升级,重建弯曲和五甲两座大桥。对下虎岩和石灰山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建成农村休闲娱乐广场12个,并以“赛锣赛亮”为主题建成了梅港村美丽乡村民俗文化园。“赛锣赛亮”民俗文化成功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南镇被授予“湖北省元宵习俗文化传承基地”、“湖北省打击乐之乡”,并受到中央、省、市媒体广泛关注。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石南中学连续多年中考在全县名列前茅。启动建设了花亭小学、樊店小学食堂、石南中学宿舍楼、牌合小学幼教楼等一批民生项目。积极与用工企业开展对接,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不断改善就业环境。狠抓食品药品安全,食品药品市场安全稳定。深入推进“法治”“平安”建设,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立镇村退役军人事务服务站,全力维护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高标准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这是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抓好环境治理工作,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中转站1个,新建及改造厕所2847户、公厕9个,2019年被授予湖北省卫生乡镇。完成虎岩水库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水库水质从劣五类改善为三类,完成问题销号。全面抓好河库长制工作,压实“河库长”包保责任,落实日常化巡查机制,被咸宁市评为河湖长制示范乡镇。完成绿化造林3000余亩。建设美丽屋场12个。拆除“活人墓”430座。完成樊店村级公墓建设,启动仙姑村、梅港村公墓建设工作。

这是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基石,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完成了11个村(社区)的“两委”班子换届,调整村“两委”干部33人,把一批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工作熟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社区)班子中,选优配强了班子力量。新发展党员93名。夯实党建基础,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按“五务合一”标准,新建花亭、樊店、仙姑、石南社区等4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成11个村级综治中心,配备专职网格员3名,安装摄像头1367个,建立“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模式。狠抓矛盾排查,共调处矛盾纠纷1400余件。在安全生产中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每季度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每月开展安全大检查,实现了生产事故“零发生”。

这是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政府自身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全面完成“七五”普法任务。持续开展廉洁政府建设,五年共立案查处案件74起,其中党内警告处分44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2人,撤销党内职务10人,开除党籍8人,诫勉谈话33人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二、“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我们要坚定信心,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建设“生态、平安、健康、活力、幸福”新通城作出石南贡献。

“十四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争当通城产业发展排头兵。

“十四五”预期的奋斗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社会生产总值比“十三五”末年均增长6%;财税收入比“十三五”末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十三五”末年均增长8%。

“十四五”规划具体思路是:着力构建“六区”发展格局(社区、仙姑、赛公为镇域中心区,牌合、樊店为砂布小镇新区,梅港、赛公为民俗文化旅游区,杨山、花亭、虎岩为乡村生态旅游区,仙姑、柏树为建筑材料和医药园区,虎岩、杨山、赛公、石马、柏树为特色农业区),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战略,着力打造成为湘鄂赣毗邻地区的“水果花卉小镇、涂附磨具大镇、民俗旅游名镇”。

    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乡村振兴建设力度。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农村产业振兴放在首要位置,制定鼓励各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的政策规定,做强水果、非洲菊、中药材种植等特色农产品。不断壮大村级经营性收入,力争到2025年末,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5个以上村达到50万元以上。加大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高标准推进村级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因村制宜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区、产业发展区、村民居住区等。建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以村级换届为契机,选出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有干劲的村“两委”干部,为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牛鼻子”。抢抓成功创建省级特色小镇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优化项目服务,将砂布小镇打造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小镇。强化与北港、大坪联动发展,在仙姑村规划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积极主动融入中药医产业园建设。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税收强度大、产业链接长的大项目。  

(三)加大乡村旅游发展力度。立足石南交通优势,围绕“赛锣赛亮”这块招牌,加强旅游营销策划,采取举办节会活动、制作旅游产品、开展线上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系统性宣传推介,努力提升“赛锣赛亮”的知名度。围绕花亭昭明关、杨山左港水库、虎岩水库等沿线良好生态环境,开发一条集休闲、徒步、观光、民宿为一体的乡村绿色生态旅游线路,力争通过五年时间,打造成为湘鄂赣地区“民俗旅游名镇”。

(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落实“五控”措施,严格污染源管控,抓好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放等工作,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二是打好碧水攻坚战。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工作,常态化做好河流巡逻与保洁。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集镇污水管网应接尽接,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新常态。三是打好净土持久战。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污染源排查整治,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不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集中收集、转运一批,无害化处理一批,沤肥还田一批,切实从污染源头加强防控。

(五)加大民生实事保障力度。一是落实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深入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妇女、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做好城乡低保、五保、特困人员等社会救助资金发放工作,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二是全面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规范幼儿园管理,改善中小学教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着力解决家庭困难适龄儿童就学难问题,阻隔贫困代际传播。以村级办公活动场所为依托,不断完善村级公共娱乐设施,积极建设农家书屋、篮球场、棋牌室、乒乓球室等设施;大力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三是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力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不断扩大合作医疗受益面。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提升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保证群众小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着力深化隐患源头治理和安全专项整治,狠抓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建设工作。狠抓食品卫生安全、校园安全。完善政府与企业的应急预警处置机制,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五是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打造符合标准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退役军人文化墙,宣传退役军人先进事迹,营造拥军崇军氛围。建设各类功能室,全方位开展退役军人困难援助、权益维护、就业帮扶等各项工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巩固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全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传销、宣扬邪教等非法活动,扎实开展禁毒教育。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畅通和规范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办结力度依法化解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深入推进普法工作,完成调解中心升级改造,创造性的开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七)加大政府工作落实力度。一是切实强化政治引领。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落实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二是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加强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规范高效运行努力通过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抓落实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全力优化机关作风,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着力整治庸懒散软等不良风气。坚持以逢山开路的勇气和遇水搭桥的智慧抓项目、抓发展、抓民生,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坚持以“钉钉子”的劲头抓落实、求实效,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四是全面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严肃查处腐败问题,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用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切实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附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