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通城县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 11356029/2018-00723 文       号 : 无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文机构: 通城县 主题分类: 其他
名       称: 2016年通城县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6年02月04日
有效性: 有效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20日在通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来华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以来,我们大胆改革,负重爬坡不停步,破解了阻碍前进的发展瓶颈;我们齐心协力,直面困难不回避,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我们乘势而上,抢抓机遇不懈怠,创造了行稳致远的发展局面。“十二五”期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实施“四兴战略”,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谱写了通城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十二五”期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赶超跨越,奋勇争先,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3%,是“十一五”期末的1.8倍;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23.7%,是“十一五”期末的2.9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3.8%,是“十一五”期末的3倍。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81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现有湖北名牌12个、省著名商标5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家,玉立砂带、黄袍山油茶、平安电工3家企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我县成为“湖北省品牌建设示范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业蓬勃兴起,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22:44:34。
(二)夯实基础,蓄势谋远,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以“五大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五年建成重大工业项目58个,总投资47亿元。工业总产值是“十一五”期末的2倍,年均递增15.7%;工业用电量是“十一五”期末的3倍。瀛通电子、三赢兴电子、杭瑞陶瓷、亚细亚陶瓷等一批重点企业引进落户,平安四期、金通管业、乐品厨具、中药饮片等一批项目正在快速推进,玉立樊牌工业园、福隽石材工业园、格莱德电子、惠祥电子、华天矿山机械、泽中医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涂附磨具、电子信息、陶瓷建材、食品饮品、医药物流五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涂附磨具产业多次纳入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行列。2015年,五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5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创税1.6亿元,增长16%。开发区建成面积达到9平方公里,“一区多园”的工业布局基本形成。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生猪、油茶、茶叶等特色板块不断壮大。“通城两头乌猪”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县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五年新建改造油茶基地24万亩,成功筹办全国第六次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黄袍山油茶产业园被评为国家级产业示范园,通城成为“全国油茶重点县”。“绿满通城”扎实推进,五年完成绿化造林26.5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08万亩。加快实施新老茶园改造,霞光茶业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71家,家庭农场达到68家,省级以上著名商标、优质农产品达到20个。我县3次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
第三产业加快推进。云溪漂流等旅游项目建成营业;黄龙山艺术创作基地、凤凰翅高山湿地、天岳度假村等旅游项目快速推进;药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省级评审;全县有3A级景区2家,星级农家乐20家。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建成使用。通泰建材市场、富源小商品市场、宏锦绿色果蔬物流中心等一批项目建成营业,世纪华联、苏宁电器、广客隆等一批知名商贸企业落户通城,限上商贸企业达到122家。我县被确定为“湖北省第二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普惠金融快速发展,新引进金融机构2家,新成立小额贷款担保公司2家,新增银行网点46个,金融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县商业银行存款余额达到135亿元,贷款余额达到46亿元。
(三)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重点改革活力凸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推进,县级行政审批事项由268项精简到131项,削减率达到51%,县政务服务中心被列入“全省首批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政府机构“大部门制”改革稳步推进。财政专户清理基本完成,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正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我县被确定为“全国水利改革试点县”。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改革加快推进,2015年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61个,节支率达到15%。新建殡仪馆、公墓投入使用,殡葬改革着力推进。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登记制度全面推行,全县市场主体达到2.8万户。五年培训各类人才6540人次,发放就业专项资金1.1亿元,新增就业3.1万人,占“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156%。完成科技改造投入3.9亿元,实施科技项目38个;获得专利授权386项,获省科技发明奖2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8亿元,居全市第一;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企业科技创新指数位居全省第七。通城经济开发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我县连续3次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开放合作充分拓展。区域融合不断深入,成功争取国家层面支持,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被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通城首次载入国家战略文稿。已签署《通城共识》与《合作框架协议》,交通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合作已启动实施。“政银企”合作深入推进,融资平台不断拓宽。行业合作更加紧密,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科技学院等一批高校院所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博士后产业基地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大力实施“回归工程”,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五年累计签约项目170个,签约总金额达到450亿元,项目履约率达到60%以上。
作风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七项要求”,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开展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反腐倡廉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五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75件、政协委员提案351件,办结率逐年提高。高度重视省委巡视整改工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守纪律、讲规矩”及创先争优、民主评议、电视问政等活动,不断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五年立案查办违纪违法案件419件,查处违纪人员403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9人,干部作风明显转变,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四)拓展城市,扮靓乡村,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城市建管有序推进。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隽水大道、秀水大道、玉立大道、银山大道、银城西路改造升级全面完成,106国道绕城公路、瀛通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改造小街小巷18条,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118公里,城区面积扩大到16平方公里。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投入使用,“两河四岸”生态景观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城东城西路网、城市供排水管网、中压燃气管网等一批重点续建项目加快实施。城区违法建设得到有效管控,2015年,全县依法拆除“小产权房”等违法建筑265户、面积3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了“两违”现象蔓延势头。鞭炮扰民等不良习俗逐渐得到改变,夜市“靠背摊”归点经营管理逐步规范,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城市管理更加有序,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5.2亿元,杭瑞高速、通界高速建成通车,通嘉高速即将通车,朗桥、通城大桥、新塔大桥等一批桥梁改造全面完成,里塘线、庄相线、沙里线等一批县乡公路完成改造升级,幕阜山旅游公路通城段加快推进,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234公里,通畅率不断提高。电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6亿元,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改造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15座,总容量达到53.6万伏;黄龙山风电项目快速推进。水利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3亿元,建成农田水利重点项目90个,除险加固小型水库71座,解决15.5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黄龙和马港以电代燃、塘湖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全面完成,灌区改造、崩岗治理、山洪沟治理、河道综合治理等项目顺利推进,我县被确定为“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80个新农村规划编制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村级公路、供电、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自来水、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70%、60%。隽水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麦市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石南镇被列入全市“四化同步”示范点;塘湖荻田、麦市九房等一批“宜居村庄”加快建设,大坪内冲村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隽水宝塔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省级生态村达到45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达到14个,“四化同步”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达到30个。村村绿、村村洁、村村通、村村响工程加快实施,我县被评为全市“三万”活动先进县。
(五)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民生事业支出不断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政策逐步落实,养老金并轨全面启动。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保报销比例逐年提标,“五项”保险参保达到35.4万人次,累计发放社保基金12.2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256%,社会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6341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300户。住房公积金制度不断完善,累计发放职工个人住房贷款1.2亿元。改造农村福利院9所,我县托老康复中心被评为“全省首批示范养老机构”。幕阜山片区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五年减少贫困人口6.8万人。精准扶贫深入推进,2015年,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对锁定的1.8万贫困户、5.3万贫困人口重新建档立卡。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对42个重点贫困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确定帮扶项目210个,12个村“整村推进”基本完成;争取扶贫资金5200万元,新建产业扶贫基地8000亩。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累计投入资金2.9亿元,新建改造校舍面积近30万平方米,引进招录教师634人,学前教育经验在全省推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卫计水平大幅提高。县医院外科大楼建成使用,县医院内科大楼、县中医院住院楼建设全面启动,16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通城被列入“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县医院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奖”。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出生人口性别比、政策外多孩率得到有效控制。文体事业繁荣发展。“通城拍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窖山瑶族风情”被评为全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奖;通城民俗文化系列丛书即将发行,情景剧《让爱回家》荣获全国优秀作品奖,专题片《通城与八百壮士》在湖北卫视等媒体深度报道。通城被评为全省“扫黄打非”示范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感动通城”人物评选,不断凝聚了社会正能量。我县连续六届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
其他事业协调发展。环保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总量减排工作获得省政府表彰。国土资源管理逐步规范,我县被评为“全省节约集约用地优秀单位”。平安创建深入推进,“六五”普法顺利完成。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强化网络舆情引导,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我县连续9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单位”。与此同时,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审计、税务、物价、质监、工商、广电、粮食、供销等部门坚持服务中心,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武警消防、机构编制、方志档案、政府网站建设、统计调查、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老龄、儿童、邮政、供水、供电、通信、气象、保险等工作取得新发展。
各位代表,2015年县人民政府承诺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除隽水小学门前人行天桥正在加紧建设,春季开学前可投入使用之外,其余的已全部完成。一是新建改造标准化学校23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二是新建2000亩蔬菜基地超目标完成;三是完成白沙路、沿河路5条小街小巷示范改造;四是完成100公里农村公路硬化,实现“村村通客车”;五是发放农村居民健康卡40万张,完成五里、四庄2所卫生院改造,为1万名贫困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六是新增城镇就业608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13人、困难人员就业48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123人;七是为困难群众和农村居民无偿提供法律援助359件;八是完成文化惠民演出活动244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006场,70个行政村“村村响”工程基本完成;九是完成60个行政村垃圾无公害处理。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人民政府认真履行职责,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顺势而谋,逆势而进,为“十二五”胜利收官划上了圆满句号。2015年,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0亿元,增长7.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亿元,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居全市首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增长20%;外贸出口39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亿元,增长11.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39元,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34元,增长11%。
各位代表!“十二五”的五年,是我县发展史上充满挑战、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的改革创新,创造了工业崛起的通城速度;五年的团结奋进,凝聚了加快发展的强大气场;五年的攻坚克难,绘就了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全县上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干部、驻隽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通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成就振奋人心,发展的经验尤为珍贵。回顾“十二五”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抓改革,必须改变思维定势,冲破一切观念藩篱;抓发展,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抓经济,必须坚持扬优强特,发展五大产业不动摇;抓作风,必须清廉务实提效能,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让全县人民享受更多发展成果!
成绩令人欣慰,问题不容回避。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保障压力加大;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扶贫脱贫任务艰巨;少数干部作风不实,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总体部署
“十三五”是我县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绿色崛起的关键时期,更是着力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小康的攻坚时期。根据《中共通城县委关于制定通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人民政府编制了《通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议。《纲要》审议通过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
“十三五”时期的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握“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总要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争取发展质效在全省同类县市争先进位,努力建设幕阜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打造“中三角”节点城市先行区,为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通城注入新动力。
《纲要》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4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0%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0.8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8.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0亿元,年均递增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亿元,年均递增11%左右;外贸出口达到1亿美元,年均递增20.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907元、19058元,年均分别递增8%和10%以上。
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
——加快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经济提质增效。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现代工业放在首要位置,稳步发展高效农业,突破发展文化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基本形成生态产业体系。到2020年,一二三产业比例由“十二五”期末22:44:34调整为20:35:45;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20家,其中创税过千万企业20家。
——加快“四化同步”,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城区建设改造为重点,不断完善城乡交通、供水管网、天然气管道、电网、通讯等重点基础设施。加快重点镇村的规划和建设, 把11个乡镇划分为四大片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打造一批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加快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立县,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科学布局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绿色崛起培育新动力。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市下达的目标之内。
——加快民生建设,更加注重提升幸福指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推进精准脱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按期完成。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确保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新进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起始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分析今年的形势,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我们必须提振信心,迎难而上。树立底线思维,面对矛盾不回避,发现问题不遮掩,以底线考量风险,做到未雨绸缪、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提升精神区位,始终保持敢闯敢试、不等不靠、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坚持开拓创新,做到敢于担当,积极引领发展新常态;把握通城特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狠抓产业发展不松懈,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档升级。
2016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达到1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达到169.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达到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达到58.7亿元;外贸出口增长10%,达到4290万美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达到2468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13017元;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节能减排等指标控制在省市要求标准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改革谋合作,以更强动力推进创新发展
——突出改革落地。大力推进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监管清单“四张清单”改革。加快实施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加大预决算信息公开,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加快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整合部门站所资源,探索建立集中办公、统一管理的服务新模式;将国有林场带管的村组划归所辖乡镇,实行双重管理。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改革等工作,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催生发展动力。
——深化开放合作。加大区域融合力度,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积极对接长株潭城市群,深入推进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着力实施通平修旅游“一卡通”、“一小时经济圈”等合作项目。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引进、推广和转化,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请专利70件,积极创建湖北省知识产权试点县。加大招商合作力度,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好的项目落地,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确保“双争”资金总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狠抓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第一抓手,以大投入带动大建设,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积极策划储备项目。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牢牢把握上级投资导向,认真策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确保项目储备超过1800个、项目库投资规模达到32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坚决落实“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检查督办,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着力实施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产业、重大民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夯实发展底盘。持续优化项目环境。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依法整治企业周边环境,重拳打击“一霸四强”,切实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努力形成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投资的强大气场。
——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融资担保、人才培训、信息服务、创业辅导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等行业和领域,不断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营销活动,引导企业加快品牌建设,大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2016年,力争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突破3万户,注册商标突破1000户,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以上著名商标5件,新认定地理标志商标1件。
(二)抓产业强支撑,以更大力度打造发展引擎
——着力发展新型工业。始终坚持五大产业发展不动摇,加快编制工业园区详规,努力形成现代工业布局,全力推进工业振兴崛起。狠抓基础建设。着力完成经济开发区“两纵三横”路网建设和陶瓷产业园公路改造;加快推进坪山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环卫、公交、通讯、管网等配套设施;鼓励支持麦市、石南等乡镇特色产业园建设。2016年,力争经济开发区新增入园企业8家,建成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大力实施“倍增工程”。大力支持玉立集团转型升级,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向中高端产品领域进发,全力争创国家涂附磨具检测中心,确保玉立樊牌工业园全面建成投产;大力支持瀛通电子拓展市场规模,全面完成瀛通新区建设,确保瀛新精密项目建成投产,助力企业成功上市;大力支持平安电工扩大规模,确保平安四期建成投产,占据国内行业主导地位;大力支持三赢兴电子加快发展,确保二期工程建成投产、三期工程启动建设,力争年产值超过10亿元;大力支持福人药业、黄袍山油茶、丽尔家、双狮茶业、新三汇肉食做强做大,充分发挥龙头效应,努力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大力支持杭瑞陶瓷、亚细亚陶瓷加快环保转型,增强行业竞争力。2016年,力争电子信息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行列。加快中小企业成长。强化企业“直通车”和“一企一策”服务,帮助企业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和开拓市场,积极支持福隽石材、格莱德电子、精创电子、辉宏体育等一批企业升级扩张,全力推进中天云母二期、恒科科技、力威电工、卡非食品、源田果脯等一批新建项目建成投产,确保一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2016年,新增规模企业10家。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完善政府、企业、科技三结合的企业服务平台,设立企业代理服务岗位1-2个,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加大技改力度,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强核心部件研发,鼓励企业生产终端、高端产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强化人才保障,充分发挥企业家、科技人才的领军作用,以培养本土人才、引进高端人才为重点,加快企业科研基地、研究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引导企业与优质资源结合,组织选派一批企业家开展培训,努力打造一批优秀企业管理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和企业家队伍。2016年,确保新增博士后产业基地1个。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特色发展。重点支持发展“一壶油、一头猪、一坛酒、一袋茶、一瓶水”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建设大坪药姑山万亩油茶基地带,着力建设关刀高冲-麦市井堂万亩油茶绿色走廊,力争全年新发展油茶基地达到3万亩、茶叶基地5000亩、中药材基地5000亩。出栏生猪85万头。加快推进隽水、五里、沙堆蔬菜基地建设,力争全年新增蔬菜面积2000亩以上。坚决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鼓励规模经营。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社会化服务形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加快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大力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和交易平台,逐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力争全年新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以上,新增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2家。完善农业设施。加快水土保持与河流生态修复,着力实施陆水河上游综合治理、4个中型灌区和3个小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除险加固未列入国家规划的30座小(二)型水库,启动石港、白云寺2座小(一)型水库建设。新建改造高产农田5万亩。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深度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编制药姑山、黄龙山、大溪湿地公园等景区规划,确保凤凰翅景区、黄龙山艺术创作基地等一批旅游项目建成运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塘湖黄袍山、大盘山等旅游资源开发,着力推进瑶乡文化馆、瑶族风情购物街、特色文化一条街等项目建设,深入挖掘尧家岭文化遗产,促进瑶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2016年,力争创建3A级景区1个,新增特色星级农家乐5家,争创国家级“瑶文化之乡”。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新引进电商门户网站、电商服务企业各2家,培育电商应用人才300人,争创全国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县。加快推进汽车贸易、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综合农产品等一批专业市场建设,成立外贸服务公司,确保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6家、外贸出口实绩企业4家。加快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编制,大力推进商贸中心建设,加快建成城北、城中两大城市商业综合体,引导建筑企业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依法加强物流行业管理,逐步完善现代物流网络,建设粮食物流园,努力打造湘鄂赣区域边贸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切实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鼓励创新金融产品,着力完善金融终端服务,积极推广电子银行。新引进金融机构1-2家。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推进“众创空间”规划建设,积极培育新型业态,促进健康养老、家政保险、旅游休闲、影视动漫等服务业发展。
(三)抓基础重建管,以更高品位建设美丽家园
——全面提升城市规划水平。按照覆盖全域、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要求,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努力构建现代城镇空间布局。不断提升规划水平,促进“多规合一”,进一步完善老城区控制性详规编制,突出抓好公交、供水、环卫、园林、城市地下管网、城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着力抓好通城大道等主要街道的景观绿化规划建设。牢固树立“规划即法”理念,坚决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严格“三区四线”管理,确保城市建设严格按规划要求有序推进。
——着力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大地下综合管廊改造力度,着力实施老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两河四岸”收尾工程。加大路网改造力度,着力推进城东城西路网、106国道绕城公路、旭红路中段、银城东路建设改造,全力打通城市交通瓶颈。加快城区公共绿地、公共停车场建设,切实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加大能源建设力度,计划投资1.2亿元,继续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完成黄龙山风力发电场建设,积极推广使用城市天然气,不断提高普及率。
——重拳整治城市顽瘴痼疾。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着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解决交通拥堵、垃圾围城、噪音扬尘等“城市病”,全力推进“四城同创”。坚决贯彻落实隽政办发〔2015〕62号文件精神,严肃查处土地非法交易,坚决遏制违法乱建行为,强力拆除一批违章违法建筑。严厉整顿城区交通秩序,加大对乱摆乱占、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对城区重点路段限制“麻木”运行,确保城区交通安全顺畅。严格落实路段包保责任制,加强烟花爆竹管控力度,完善城区全天候清扫保洁长效管理模式,推进城区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延伸开展文明卫生创建活动,鼓励企业和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让低碳环保、干净顺畅成为城市常态,让广大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统筹打造“美丽乡村”。大力推进省级生态镇、生态村建设,不断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积极开展“清洁村庄”示范建设,力争每个乡镇建设1个高标准示范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村庄达到70%。着力推进农村扶贫道路、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关云公路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加快完善城镇及村庄规划编制,重点完成7个集镇总规。加快城乡统筹,推动北港、大坪、石南200平方公里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先试,确保樊牌新城、双龙新镇、七里新村、栗坪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2016年,新增省级生态镇2个、生态村30个,努力创建省级生态县。
(四)抓重点勇攻坚,以更实举措推进精准脱贫
——整合资源资金。紧紧围绕“五个一批”,重点做好“开源”与“聚流”两篇文章。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扩大扶贫资金总量,为精准脱贫提供资金保障。全年计划整合扶贫资金3.6亿元。其中,投入1.5亿元,建设一批产业扶贫基地;整合1100万元作为产业扶贫启动资金;县财政安排500万元担保金,金融扶持脱贫一批;投入1000万元,实施医疗救助脱贫一批;投入500万元,就业培训脱贫一批;投入1.8亿元,新建小型安置区200个,着力实施四庄大溪、大坪药姑等一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努力把我县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模式,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扶贫亮点工程。2016年,确保24个重点贫困村出列、2.5万贫困人口脱贫。
——创新帮扶方式。按照重在创新、重在实效的原则,大力实施“4321”扶贫帮困工程,各级干部全员上阵,全部到村、到组、到户,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问题,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精准结对帮扶机制。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帮扶模式,以合作、联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搭帮互助,真正帮助贫困户提高家庭收入、基本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
——强化考核落实。按照“县摘帽、村出列、户销号”的规划要求,严格落实责任主体,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把精准脱贫纳入全县重点工作,建立竞进脱贫、竞进小康的激励机制,实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全过程量化考核。集中实施一批民生工程,该支持的全力支持,该争取的合力争取,细化每一项目标、每一项任务、每一项举措、每一项责任,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作风,加快政策、项目、资金落地,确保推进不拖延,脱贫见成效。
(五)抓生态优环境,以更新理念实现绿色发展
——扎实推进“绿满通城”。加快主要河道两岸绿化,确保隽水河、菖蒲河、铁柱河、沙堆河两岸应绿尽绿;加快乡村公路两旁绿化,确保全年绿化道路200公里;加快荒山荒坡绿化,建设一批油茶基地、药材基地、楠竹基地、茶叶基地;加快重点村庄四围绿化,努力做到荒山增绿、基地种绿、见缝插绿、封山护绿,真正实现绿满通城。2016年,确保完成年度造林6.5万亩。
——加强水源土壤保护。健全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加大马港陆水源头综合治理,加强百丈潭水库、云溪水库、阁壁水库的保护。对“150模式”以上的生猪养殖场,要求建设污染源集中处理设施,有效减少农业种植、畜牧养殖面源污染。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监测,强化土壤农药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切实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落实责任主体,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突出抓好森林防火;强化河道整治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洗砂;加强矿产资源管护力度,严厉打击乱挖滥采行为,坚决关停无证开采的非煤矿山;坚决执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淘汰一批10吨以下的燃煤锅炉,报废一批不达标“黄标车”;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生物质炉,倡导家家户户使用清洁能源。
(六)抓保障惠民生,以更多红利促进社会和谐
——全面完善保障体系。健全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认真落实城乡低保政策,继续扩大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加快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和避灾中心建设,力争创建省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3个。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启动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200人,争创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00户。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着力发展民生事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落实信息预警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重点抓好禁毒禁赌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切实加强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车辆超限超载等专项整治,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学前教育,严格校车安全管理;科学调整城乡校点布局,完成麦市中学、四庄中学、长垅小学建设搬迁,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成县医院内科楼及医养中心、中医院住院楼、妇幼保健中心建设,确保“四化”乡镇卫生院建设达标率达到60%以上,为2万特困人群免费提供健康体检;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贯彻执行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完成80个行政村留守老人养老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文化“五个一”工程,建设100个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启动天岳关文物管理所、银山文化体育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全力争创国家老区建设示范县。继续做好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启动畜禽监测新样本调查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大力支持国防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老龄、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的作用;积极促进通信、广电传媒等事业快速发展;继续做好物价、民族宗教、方志档案、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工商联等工作。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坚决做好去年没有完成的实事,今年县政府继续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①筹资1.2亿元,完成县实验中学建设;②完成5条以上小街小巷示范改造治理,其中建成1条文化示范街;③解决农村贫困地区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④完成偏远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2000户;⑤完成97个行政村“村村响”工程;⑥启动锡山公园游人步道建设;⑦完成城镇就业4800人,开展就业培训2600人;⑧高标准新建改造乡村道路150公里;⑨提升医疗救助水平,将贫困户医疗报销比例提高到90%;⑩对20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七)抓作风提效能,以更严标准加强自身建设
——以依法行政为准则,树立政府公信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诚恳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让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法治的考量,体现出民意的力量。
——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强化政府执行力。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等行为,倒逼谋事创业的精气神。继续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大力倡导雷厉风行、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对敲定的项目、议定的工作、确定的目标,久久为功,善做善成。继续开展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加强治庸问责,严格责任追究,切实推动政府工作提质增效。
——以共享共进为目标,提升政府凝聚力。全面推进共享发展,提供更充分、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简化审批事项和办事流程,推动行政审批从“绿色通道”向“高速公路”拓展升级,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坚持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最大限度把财政资金用在民生发展上,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坚持践行“六民”要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以从严治政为常态,永葆政府廉洁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积极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强化政府采购、扶贫资金、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产权转让等重点领域的审计和监察,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人民监督的阳光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使干部更加清正、政府更加清廉、政治更加清明。
各位代表!历史的机遇在召唤我们,美好的蓝图在激励我们,人民的期待在鞭策我们。新的一年,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勤勉干事,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通城而努力奋斗!
附:部分名词解释
1、一霸四强:指欺行霸市、强装强卸、强买强卖。
2、“4321”扶贫帮困工程:指全县各级干部对贫困户开展联系帮扶工作,县级干部联系帮扶不少于4户、科级干部不少于3户、股级干部不少于2户、一般干部不少于1户。
3、“三证合一”:指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一照一码”:指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4、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2015年4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文本中明确“鼓励和支持通城、平江、修水建设次区域合作示范区”。
5、庄相线:起于北港镇庄前大桥,经庄前村、横冲村、枫树村、雁门村,终点位于岳阳县公田镇相思村,路线全长8.561km。里塘线:起于关刀镇里港,经里港村、八燕村、南虹村,终点位于塘湖镇狮子山村,路线全长8Km。沙里线:起于通城县沙堆村,经坪坳村、瑶泉村、高冲村、里港村,终点位于七里山,路线全长14.845km。
6、“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与主要途径。“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指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教育培训脱贫一批、民政兜底脱贫一批。
7、“一县一品”:指基于县市区行政区划,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一个县市区或同一种特色文化区域在一定时期内重点培育和推出一个文化品牌。
8、“互联网+”:通俗来说,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9、众创空间:指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10、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1、关云公路:起于省道南大线关刀镇关刀桥,途经关刀镇新建村、黄丰村、云水村、道上村、东山村,止于云溪上堡村,全长17.974km。
12、文化“五个一”工程:指一台地方风情戏、一句通城形象宣传语、一套民俗文化丛书、一首县歌、一批精品文化项目。
13、乡镇卫生院“四化”建设:即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运行信息化。
14、“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
15、四城同创:指努力创建卫生城市、平安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城市。
16、三区四线:“三区”指确定不准建设区、非农建设区、控制发展区的控制范围;“四线”指绿线保护绿地,蓝线保护水资源水景观,黄线保护供电所等市政基础设施,紫线保护历史文物。
17、隽政办发〔2015〕62号文件: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县国土资源局、县城管执法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处理县城城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历史遗留问题的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