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其他主动公开文件

通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县《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011356029/2025-00599 文       号 : 隽政办发〔2025〕1号

主题分类: 经济发展 发文单位: 县政府办公室

名       称: 通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县《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08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5年01月05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25〈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通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15

(此件公开发布)



2025《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方案


一、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2%。(责任单位:县科经局)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达到134.06亿元。(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8亿元,增长8%。(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税务局)

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达到23.1亿元。(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7.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其他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省市任务。(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人社局、县商务局)

二、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聚焦稳中求进和以进促稳,着力巩固回升向好态势。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稳增长上,推动政策向稳增长倾斜、投入向稳增长集中。

8.全域谋项目,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契机,争取常岳九铁路、平等抽水蓄能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规划盘子,全年新谋划项目819个,其中,“两新”“两重”政策项目180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湖北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大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9.全员引项目,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优势产业,开展链式招商,引进全链条项目25个。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招引关联企业加速聚集,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5个。(牵头单位: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责任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0.全面建项目,严格落实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做实项目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三库”流转,新开工入统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个。推动卓锐思创先进封装集成电路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宝通科技集成线路板产品生产等16个项目竣工投产。(牵头单位:县发改局,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1.全力争项目,力争全年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政府专项债、国债项目60个。(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责任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2.落实消费政策,制定出台支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发展政策,逐步增强消费源头活水。夯实消费基础,培育“小升限”企业,力争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5家。提升消费品质,鼓励大型商超调整业态布局,加快推进吾悦广场项目签约落地。创新消费模式,引导限上企业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力争带动消费4亿元。(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旅局、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等相关单位)

13.提振重点消费,加大“白名单”房产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金融监管局,全县各金融机构)

14.大力培育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推动新消费点加速成型。(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民政局、县卫健局)

15.推进外贸主体培育、自营转化、破零攻坚三项工程,力争新增进出口权企业7家、实绩进出口企业5家。加强与跨境电商企业洽谈对接,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早日落地通城。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南亚博览会等境内外线上线下展览会,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力争全年利用外资达50万美元,同比增长52.5%。(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县工商联

(二)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锚定制造业强县发展目标不动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6.深入推进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试点县建设,全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推动“技改提能、制造焕新”,确保平安电工新能源云母、合成云母等重点技改项目竣工投产,规上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覆盖面达30%以上,全年技改投资增幅达10%以上。实施质量强县战略,新增发明专利12件、“湖北精品”2个。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36.36%。与中科院国科新材料合作,建设植物素绿色提取产业化平台、工业识别与智能制造应用平台、创新检测平台和企业创新中心平台等4个中试平台。(牵头单位:县科经局;责任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局、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等相关单位)

17.用活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通城园,确保全年新入驻企业12家。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新增数字车间2个、智能工厂2家。(责任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科经局)

18.健全人才“引育管用”机制,持续开展“引才专列”通城专场活动,引进一批高端人才。(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9.深入实施“满园工程”,确保全县所有园区入园率提升至85%以上,新增工业用地容积率2.0以上项目占比达28%。(牵头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县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0.持续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创芯电子、隽楚电子、腾晨科技、兴之通、光贝半导体、凯健医疗、普照国康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新投产工业企业2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新增工业总产值20亿元,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牵头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科经局;责任单位:湖北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县发改局、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1.积极向外融链,力争全年新增300家企业入驻湖北科创供应链、6家企业入驻湖北绿色建材供应链、6家企业入驻湖北华纺供应链平台。与海康威视深度对接,争取成为武汉江夏产业园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基地。加强国企民企供应链协同合作,指导支持平安电工、玉立、黄袍山油茶等龙头企业自主搭建供应链平台,构建良性循环的供应体系。(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科经局;责任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财政局、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县林业局、县城发集团等相关单位)

(三)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激发发展动能。坚持以改革释放活力、以开放增添动力、以环境吸引客商,持续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

22.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国企功能性改革,组建产投集团。深入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加强投资项目管理、逐步实现“有效资产一有效债务一有效投资一新的有效资产”良性循环。推进土地制度、医药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改革。持续深化综合执法、零基预算、乡镇管理体制、殡葬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构建“新型供销”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县委改革办、县委编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科经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卫健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城管执法局、县供销社,县城发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

23.主动融入和服务武汉都市圈,集中精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通平修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增强区域养老吸附功能。(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民政局)

24.纵深推进“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全面铺开绿色统揽、攻坚绿心、交通先行、文旅融合、共链成群、共建共享、改革开放七项重点任务。(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文旅局、县政数局等相关单位)

25.深化文旅交流合作,确保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创建验收。(牵头单位:县文旅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城发集团)

26.加强与城陵矶新港、岳阳三荷机场交流合作,构建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物流网。(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27.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一揽子政策免申即享,把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实现“政策找企业”。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推动业务系统重构和流程再造,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广承诺即入制、准入即准营。(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政数局;责任单位:县直各相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8.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标准化有机结合,促进社会信用环境持续向好。(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司法局;责任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城管执法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文旅局、县商务局、县卫健局等相关单位)

29.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工商联、县科经局、县政数局、县税务局、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城管执法局、县金融监管局等相关单位)

30.深化政银企对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确保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达22.53%,全年新增贷款33亿元。(牵头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金融监管局;责任单位:全县各金融机构)

31.畅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渠道,推动个转企、小进规,新增市场主体7300户。(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文旅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32.力争营商环境综合考核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四)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着力破除城乡发展壁垒。坚持实施强县工程,加快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

33.坚持统筹规划、规划统筹,以《通城县战略规划》为引领,推动城乡一体布局、产业一体布局、空间一体布局。坚持城乡规划联动,进一步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培育中心村,动员边远山区、地质灾害区群众向城镇转移。完善园区发展规划,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和开发区调区扩区工作,全年储备工业用地标准地750亩。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工作,根据实际需求,编制完成一批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发挥县规划委员会作用,坚决把好规划执行关。(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科经局、县卫健局、县文旅局、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4.加快通修高速、353国道通城县境段改建工程、鄂湘赣商贸物流中心等交通物流项目建设进度,完成投资22亿元。大力推进引青济隽等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加强供电保障,完成电网投资5000万元。完成燃气管道改造34.15公里。加快“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建设,确保年内通气。实施城市更新决战行动,努力争取各类城市更新建设资金5亿元,完成城市更新建设项目42个、老旧小区改造36个。启动嵌入式服务设施、城市绿化提升等项目建设。加快城乡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绿色生态综合体项目建设,力争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推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三十”行动,确保县域文明指数测评实现进位。优化综合性民生政策,鼓励新市民进城,确保县城人口聚集度达到43%,城镇化率达到52%。(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林业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局、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供电公司等相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35.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8.6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34.8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不低于45.5万亩、产量不低于17.3万吨。(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36.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培优育强“两茶一药一猪”特色农业产业,四大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总产值27亿元以上,增幅达2%以上,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以上。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9%,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全面建设和美乡村,新建“四好农村路”260公里,完成14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改造农村户厕1730户。坚持农文旅融合,以“万千百”工程为抓手,依托全国自行车挑战赛、帐篷节等活动,培育旅游经济,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7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7亿元。巩固脱贫成果,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村集体经济攻坚行动,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20个,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3个、100万元以上的1个。认真做好全国第四次农业普查筹备等工作。(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湖北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县住建局、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林业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文旅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7.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动共同缔造点建设全面覆盖。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四下基层”方法,持续深化“千百万”活动,将苗头性风险化解在一线。(牵头单位:县委社工部;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38.全面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应下尽下,实现镇(村)就近办理。(牵头单位:县政数局;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39.推进移风易俗,发挥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作用,对婚丧喜事操办实行流程规约制、标准菜单制、金牌厨师制、礼堂准入制,推动形成文明新风尚。(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委社工部、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0.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优化设施布局、落实惠民殡葬、鼓励生态安葬、推进专项整治、提升服务质量。(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41.常态化开展村湾清洁行动。(牵头单位:县委社工部、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42.积极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单位创建,支持内冲村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牵头单位:县司法局、县民宗局;责任单位:县城发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聚焦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着力筑牢绿色本底。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43.全面铺开11个乡镇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并推动落实。全面完成枫树河、四庄河、东冲河3个试点建设任务,有效提升配套项目质效。加快推进乡镇污水管网延伸和隽水河综合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推动新建隽东灌区、陆水流域通城段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新建隽西灌区、黄腊坪水闸除险加固等项目落地,确保中小型水库安全运行达标率100%、重要河湖基本生态流量保证率不低于95%,河流防洪标准城区段达到20年一遇,其余流域河段达到10年一遇。(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和湖泊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4.立足构建幕阜山生态屏障区,着力加强自然保护地和黄龙山风景区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比例达到“市考”要求,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按指标要求完成。全面完成全县169个入河排污口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及国控、省控、市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抓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受污染耕地整治利用,确保受污染土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砂石行为。(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湖北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县林业局、县文旅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城管执法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5.持续推进绿化提升行动,确保森林覆盖率增长0.3%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3%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4%以下。(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6推进节能降耗,确保年度万元GDP能耗下降3.68%,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探索绿色碳汇,对符合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3.12万亩林地开发利用。(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科经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7.完善绿色金融,推动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和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进入市场交易。(牵头单位:县林业局、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金融监管局等相关单位)

48.全力创建“通城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确保2025年通过省级预验收。(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经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林业局等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聚焦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守住、守好发展底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49.开展就业服务水平提升行动,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300人次以上。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亿元。保障重点人群就业,促进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稳定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覆盖率达100%,新增“才聚荆楚”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600人以上。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四进”活动,争创全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1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同比增长7%。(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金融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教育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县委等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50.开展社保精准扩面专项行动,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3000人次,医保参保率达96%以上、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达 85%、服务类救助支出不低于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经费的60%。(牵头单位:县人社局、县医保局、县民政局、县残联、县税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51.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建设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1个、社区养老托管中心6个,完成大坪失智老人集中供养中心、石南失能老人集中供养中心建设,新增床位376张,升级改造北港、五里农村福利院。(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隽水镇、大坪乡、石南镇、北港镇、五里镇人民政府)

52.开展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妇联、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3.提升学前教育“两个比例”,公办幼儿园就读幼儿比例达到5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到86%以上。推进校点布局规划调整,适度调整撤并小规模乡村小学,力争城区学生占比达到70%。加强教育数字化建设,提升数字赋能水平。深化“县管校聘”,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县一中办成县域优质高中,完成报告厅、实验楼等硬件设施改造,有效建强师资队伍,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加强乡镇初中教联体建设,推进教学楼、学生公寓、运动场等项目建设,重点办好杨部初中、沙堆初中、麦市初中、马港初中等优质初中。深化教体融合,建设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确保特殊教育新校在秋季投入使用。(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5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药、医保联动发展。扎实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持续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硬件设施,谋划启动大坪乡卫生院整体迁建。进一步完善数智化病理服务中心功能,加快构建数字化医疗服务体系。确保县医院创成三乙医院。启动县中医医院慢病康复中心项目建设,力争国家级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获得命名。开展“323”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和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成果。落实生育支持政策,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医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5.以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为契机,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摸底授牌。支持申报“药姑山垒石遗址”“尧家林文化遗址”“天岳关抗日阵亡将士纪念亭”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城打锣腔”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牵头单位:县文旅局;责任单位:湖北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大坪乡、麦市镇、石南镇人民政府)

56.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谋划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1个。(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57.拓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空间,加快全民健身中心、锡山体育公园、“八百壮士”文化园等项目建设。常态化开展送文艺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培育新增入库文化产业企业9家。(牵头单位:县文旅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58.树牢正确政绩观,杜绝工程项目建设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现象,确保不出现负债建设情况。(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责任单位: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59.用好中央一揽子政策工具包,严控隐性债务,化解存量债务。坚持遏增量、化存量并重,通过债务置换、再融资、主动偿还等方式系统化解政府债务。(牵头单位:县财政局、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城发集团等有关单位)

60.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以内。(牵头单位:县金融监管局;责任单位:全县各金融机构)

61.对商品房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62.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专门矫治教育、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重新犯罪和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四个方面入手,打好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组合拳”。以重点警情化解为切入点,降低刑事案件发生率。提升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质效,实现矛盾纠纷化解闭环处置。严厉打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盗窃、抢劫、诈骗等“五小”案件和环境污染、食药品安全、劳务欠薪等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医校结合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建设小井专门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开展为期一年的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县委社工部、团县委、县公安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县信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防范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预案,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县安委会成员单位)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64.永葆忠诚之心,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决服从县委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党委出题、政府答卷”。(牵头单位:县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县政府组成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65.永葆公正之心,全面建设法治型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要求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监督。加强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牵头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司法局;责任单位:县政府组成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66.永葆奋进之心,全面建设效能型政府。大兴调查研究确保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把抓落实作为最鲜明的导向,全面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让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成为工作常态(牵头单位:县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县政府组成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67.永葆廉洁之心,全面建设清廉型政府。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紧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重点领域,巩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效。强化审计、统计监督,加强国资国企、能源资源、基建工程、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监管。坚持过“紧日子”,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5%以上。(牵头单位:县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县政府组成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通城_县政府办公室文书科

附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