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8专题   >   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聚焦“六个精准” 推进扶贫攻坚——通城县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日期:2015-10-16 08:46 编辑:皮江星 字号: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贵州会议”上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精准扶贫,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开发史上最为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打好未来5年扶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在省、市精准扶贫动员誓师大会后,通城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研究制定“1+N”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明确扶贫开发的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吹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发起了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攻。  

在精准把脉上做实功  

  在当前扶贫形势空前大好的情况下,从通城县扶贫开发的现状来看,越往后攻坚难度越大、任务越艰巨,面临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对此,通城县扶贫办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扶贫任务重。2014年,该县建档立卡录入国务院贫困信息管理系统的贫困村42个、贫困人口10.7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7.4%,居全市第一。全县精准扶贫动员誓师大会后,通过组织人员精准识别,全县贫困村42个,贫困户2.9万户,贫困人口8.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2.5%。
       二是脱贫难度大。2011年通城县被列入幕阜山片区重点县,2015年,省政府将通城县与重点贫困县一样,要求2017年贫困县摘帽出列,2018年整体脱贫。整体脱贫工作有效时间不到4年。同时,该县贫困呈多维性特征,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贫困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贫困户致贫原因复杂多样;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库区,改善生存与发展环境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三是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差距仍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四是扶贫开发精准度不够。通城有的乡镇重区域发展轻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招数不多、措施不细、瞄准度不高,出现扶农不扶贫、富村不富民的现象;管理手段缺乏,扶贫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
       五是精准扶贫工作不平衡。全县精准扶贫动员誓师大会后,全县大部分工作组已到村扎实开展工作,已基本完成入户核对贫困户,编制村级发展规划。极少数工作组行动迟缓,到村也是走走过场。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  

       一、全面动员。继省委、市委召开精准扶贫动员誓师大会后,8月24日,通城县召开全县精准扶贫动员誓师大会。会议由县长来华雄主持,县“四大家”领导,县直部办、委、局班子成员,及乡镇领导班子、各村党支部书记,共750人参加会议。会议明确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目标,落实驻村扶贫工作责任。随后,全县11个乡镇分别召开精准扶贫动员誓师会议。
       二、典型引路。10月9日,通城县扶贫办在四庄乡召开全县精准扶贫推进现场会,学习四庄乡精准扶贫、精准识别、扶贫宣传等工作经验,学习县委驻四庄乡精准扶贫工作队的经验和做法。选取新联、上坪、小井、清水四个村作为学习参观点;统一规范乡、村精准扶贫上墙图表及档案柜中《乡镇精准扶贫工作作战图》、《单位干部帮扶联系表》、《村精准扶贫规划》,《扶贫手册》,《四看法表格》,《贫困户信息表》等资料的整理。
       三、摸底调查。通过近期初步调查,2014年年底,全县贫困户2.9万户。将经济基础较好、基本达到脱贫标准的0.33万户农户,剔出来,作为2015年预脱贫户;将基本没有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0.57万户农户,由民政部门兜底救济;将因病致贫的0.49万户农户由医保、卫计、民政部门予以医疗救助;对缺少劳动技能致贫的0.22万户农户,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或劳动技能转移培训予以帮扶;对有发展生产能力的1万户农户,通过专项扶持、融资等方式扶持发展生产脱贫;对居住条件恶劣的0.29万户农户,通过专项扶持、融资等方式扶持解决住房问题。
       四、编制规划。2016-2018年,53个重点贫困村(含2015年12个整村推进贫困村,1个村重叠)规划实施的经济、社会发展项目695个,总投资8.7亿元。其中,种养产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项目92个,总投资1.2亿元;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50个,总投资5.2亿元;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等项目246个,总投资2.3亿元;环境治理项目2个,总投资180万元。对于贫困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将通过专项扶持、整合部门资金、融资等方式扶持。
       五、组织帮扶。县委组织部下发隽组发〔2015〕3号《关于派驻通城县精准扶贫工作队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直部门帮扶贫困村,分乡镇派驻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由联系乡镇的县委常委及“四大家”主职领导所在部、办、委的主要负责人兼任。工作队负责该乡镇驻村帮扶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同时,将第五轮“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工作组就地转变为精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长由各科局主要负责人兼任。按照县级干部每年帮扶不少于4户、科级干部每年帮扶不少于3户、股级干部每年帮扶不少于2户、一般干部每年帮扶不少于1户的标准,全县组建11个精准扶贫工作队、 185工作组,确保所联系的行政村内贫困户均有帮扶联系人。目前,工作组下村正在按照“四看”的方法,即: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对全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再识别、分类。
  

在精准落地上求实效  

  毋庸置疑,通城县精准扶贫工作整体形势看好,大政方针已定。最关键的是扶贫工作要聚焦“六个精准”,紧盯“1+N”方案,把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抓紧抓实。
       一是要把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落实好。没有签订减贫脱贫责任状的乡镇要抓紧签订,没有实行挂图作战的要抓紧印制地图。各乡镇要严格按照扶贫对象脱贫标准与程序,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进度表,科学合理安排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计划。各乡镇村要建项目库与项目清单,并明确资金来源、完成期限和项目责任人。
       二是要把精准识别落实好。各乡镇要紧紧抓住责任状签订、工作队派驻的时机,对扶贫对象进行一次甄别摸底确认,全面核查建档立卡的工作过程是否合规,建档立卡对象是否准确,是否公示,建档立卡数据是否真实等,形成“回头看”,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质量,为来年开展扶贫信息采集、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做好充分准备,为精准扶贫工作队开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要把规划编制落实好。县扶贫部门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按期实现减贫任务为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对“十三五”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具体谋划。乡、村、户的规划则要更应精准,更加具体,更富操作性。贫困户的脱贫规划要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制定,要有明确的脱贫时限、脱贫措施、帮扶责任人等。年度脱贫规划要到户到人,对42个贫困村,各乡镇要按照确定的分批出列计划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贫困村脱贫标准,依靠村民、村“两委”、驻村干部和县乡职能部门,逐一制定贫困村整村推进脱贫规划。县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要整合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内容,按照倒排工期的要求,明确减贫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措施、帮扶计划和资金来源。各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必须年内完成,这是我们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分解动作,是完成减贫任务的行动指南。
       四是要把扶贫搬迁落实好。因居住在偏远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带、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占比很大。通过组织专班核查,“十三五”期间,列入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为6487户,20806人。按群众自愿搬迁的原则,搬迁方式以分散搬迁为主,整体集中搬迁为辅。目前,已确定11个乡镇集镇、及麦市镇七里等2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基本确定各村分散安置农户。目前扶贫工作要落实的是进一步确认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确定搬迁方式,及安置点。
       五是要把考核工作落实好。各乡镇要抓紧做好今年贫困人口的预脱贫工作,年底前要把今年脱贫人口标识出来,明年2月底前,各乡镇完成考核自评工作,主要依据考核评价办法,结合本乡镇年度责任目标、任务和特点,写出自评报告,连同相关基础数据和资料,报县委县政府、组织部、扶贫办。同时,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完成对扶贫工作队、工作组的考核,将考核结论报县委县政府、组织部、扶贫办。(通城县扶贫办)
  



附件:
  • |
  • |